“還記得那場音樂會的煙火,還記得人潮把你推向了我......有一次日記里愚蠢的困惑,因為你的微笑幻化成風”,這一幕并不發生在唱唱跳跳的娛樂直播中,而是一場帶貨。@謙夢夫婦尤克里里工廠直播間,像一場場獨奏會,有時像尤克里里的教學課。
一間毛坯廠房里,除了兩條紅色標語掛在房梁,沒有任何裝飾,“OEM代工廠老板直播帶貨”“原產地:吉他之都,貴州正安”。丁盛和妻子日復一日在這里對著鏡頭聊天、唱歌、賣琴,面前是部手機,身后是密密麻麻但堆放整齊的尤克里里。他們的直播間沒什么“劍拔弩張”地吆喝,輕聲細語地唱,慢條斯理地聊。有時候,夫妻檔主播還在不經意間給看直播的粉絲撒把“狗糧”。
在廣州做積木生意的張鵬,則是完全另一副模樣,他江湖氣十足,甚至帶著幾分草莽勁兒。而他所經營的直播間 @超哥積木,風格也更為硬核。
工廠里,315臺注塑機不停運轉,機械臂精準地分揀著細小的玩具元件,沒有分毫誤差。跟著超哥移步換景,我們還能看到一摞整齊碼放的灰色鐵疙瘩,這是生產玩具的模具。在人力參與的環節,張鵬的工廠里也是嚴絲合縫的運轉,熟練工似乎閉著眼睛就能完成屬于自己的步驟,并由下一人無縫銜接。
自動化生產、自動化分揀。如果說謙夢夫婦的直播間展現著人情味,那張鵬的鏡頭下,展示的則是硬核的工業實力。
不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張鵬和丁盛夫婦的事業有著很強的共性。樂器或是玩具,面向的是成人也好小孩也罷,都是在給人「造夢」。流動的音符譜出一曲細水長流溫馨的夢,機械玩具承載的是多少人深埋心底的超級英雄夢。在一方小小屏幕中,不同的人以不同的內容形式,讓無數偶然劃進直播間的人獲得了短暫的抽離,好內容可以讓購物的過程同樣成為游戲的一部分。一把琴,一輛玩具車,有時就能點亮一個人的生活。
直播間里跳動的音符
“我先生一個月前去世,我們才33歲有三個孩子。生活太艱難了......看了幾天你的直播,聽歌有時能緩解一下,我給三個孩子都買了尤克里里。謝謝你們。”
這段令人感到心疼又溫暖的話來自丁盛夫婦的一個粉絲,很多時候,這樣的用戶反饋會比冷冰冰的銷售數字更讓商家珍視。直播電商成為商家與粉絲建立鏈接的最佳窗口,消費者不僅僅在為產品買單,更想要為好內容帶來的陪伴感和情緒價值買單。
打開抖音,賣樂器的商家很多,直播間更講究的大有人在,彈唱水平更高的比比皆是,丁盛和妻子兩人是一點點摸索、學習,才把直播間做到了現在的模樣。
身處吉他產業帶,丁盛本就經營著生產工廠,給各種渠道做代工,如今的正安縣匯聚了144家吉他及其配套企業,年產吉他數量240余萬把。2021年,工廠的傳統生意陷入瓶頸,丁盛很快意識到電商的機會。那時他剛開始玩抖音,偶爾自己拍拍視頻段子,有時候流量也不錯,能做到二三十萬播放量。流量背后潛藏著生意的機會,尤其看到直播這種新形勢,他立刻投身其中。
“我們整個直播團隊的小時單產一千多,但工廠的小時單產只有40塊錢”,現在回頭看,毫無電商運營經驗的丁盛,選擇又勇敢又正確。
如今的成果是丁盛夫妻倆一點點鉆研、打磨出的,打磨生意的同時,他們找到了和粉絲最佳的溝通方式。
2021年10月上手,但起步艱難,沒做過電商的他們,幾乎面前步步是坑。開始沒流量沒銷量,銷量上來又備貨不足,始終手忙腳亂。直播電商起量勢頭很猛,一旦后端做不好承接,直播間里賣出再多也枉然。幾乎所有行業的工廠商家和價值星球交流中,都會提到與后端工廠的磨合,對倉儲模式的革新。二手注塑機回收
丁盛好學,而且不服輸不抱怨。哪兒做的不好就積累哪個環節的經驗,或者干脆埋頭學習,網上能找到的文字信息逐字看,一點點改進直播細節,不斷更新直播間的技巧。2025年最初兩個月,@謙夢夫婦尤克里里工廠的銷售額同比去年翻了一倍,剛過去的三月GMV(商品交易總額)更是翻了近三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們95%的GMV都來自店播。
丁盛妻子在直播間介紹樂器
根據抖音電商發布的數據,過去一年,在直播帶貨的商家中,69%的商家通過店播實現商品動銷,其中超千個商家店播銷售額突破億元,16.2萬商家店播銷售額翻倍,全國產業帶商家通過店播實現銷售額超4300億元。
丁盛告訴價值星球,他們是樂器行業中第一個做到一上鏈接瞬間被搶空的直播間,也是樂器行業里第一個滿分店鋪。謙夢夫婦的店播能做到這個程度,離不開妻子的努力。直播間的話術、技巧,是妻子從服裝直播間里學來的,而在謙夢夫婦的直播間里,出鏡彈唱的也是妻子,丁盛主要負責中控,有時幫忙做個伴奏,有時代班去直播一會兒。此前一個雙十二,他們的直播間一天就賣出七百多單,這是謙夢夫婦直播間有史以來的銷售高峰。
謙夢工廠里打包好的備貨
除了直播帶貨的賬號,他們還做了教學的賬號,并且編排了紙質教材贈送給消費者。這相當于售后服務,“希望我的粉絲能學會,固定有一個人每個周有 5 節在線直播課”,丁盛說道。管賣還管教,讓尤克里里不至于被閑置落灰,這是一種責任,同時也是聰明的提升用戶粘性的技巧。
漸漸地,粉絲記住了這對配合默契的恩愛夫妻。“有時候直播里,我自己都沒意識到,我倆隨便聊兩句,就被粉絲說我們在‘撒狗糧’,但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日常生活。”說這段話時,丁盛有點害羞,但又洋溢著幸福。
有趣的是,丁盛還是胖東來的鐵粉,他堅信于東來的經商哲學,甚至組織員工去許昌胖東來游學。無論在直播、企業管理甚至采訪中,他總會把家庭關系、人際關系掛在嘴邊,把愛與責任當作自己的座右銘。直播給了他舞臺,讓他能在服務客戶的過程中,傳遞出更多溫暖。看起來這和生意無關,但又緊密相關——開頭提到的用戶故事,不正是最好的例證。
用內容聚集一幫人,用真情實感打動一幫人,生意有時就能水到渠成。大多生意人的終極目標就是做厲害的“品牌”,何謂“品牌”,其實就是企業、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一旦建立起來,就是無條件的信任。
“好內容”是商家生意增長的第一生產力。這句話不是空洞的口號,在如今的抖音電商,已是一條金科玉律一般的方法論。丁盛說自己最初也學過“憋單”等技巧,逐漸這些技巧在整個抖音電商的生態中被淘汰。“術”有時能保證下限,但不會讓商家突破“上限”。
好內容的潛力是無窮的。
和用戶玩起來
“我需要把用戶的停留、互動做好,平臺才會給我第二波的流量,然后我再通過產品、話術做好種草,激發用戶消費”,張鵬同樣看中好內容的價值,他這句話其實也解釋了“好內容是生意增長第一生產力”的邏輯——留住用戶、吸引用戶,才能轉化消費。
其實張鵬的直播首秀很失敗。很難想象,一個大大咧咧、聲音洪亮的中年男性,第一次直播甚至不敢直視鏡頭,說話也支支吾吾。但他很較真,一次不行就死磕,非得把事情做成不可。2023年開始就天天對著直播鏡頭練習,當時帶著兩個助理一起,“人最少的時候,直播間里就倆人,還都是自己人,那段日子度日如年。”這段遭遇像極了郭德綱成名前的坎坷。但好運有時就會獎勵那些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莽撞人”。
這種死磕的態度還體現在他對產品上。一款新品在設計師打樣出來后,他能反復修改30-40次,堪稱“魔鬼老板”。但正是這份細致,構成他生意發展的根基。
2023年六一兒童節,轉機來了。直播間里進來十幾個玩具愛好者,還有想給孩子買禮物的父母,借著彈幕不斷互動,調動起了張鵬的情緒,漸漸地互動數據蹭蹭上漲,直播間在線人數沒多久破千。
到現在,@超哥玩具的抖音電商渠道業績,占到張鵬整個公司總業績的2/3。
如今的張鵬已經是做內容的老手。玩具的多元形態,背后復雜的加工工藝、設計想法是天然的素材庫,張鵬的直播間和短視頻里花樣頻出。
文章開頭描述的,便是@超哥玩具的探廠直播。這次直播的靈感來自粉絲,很多玩具愛好者已經不滿足于擁有酷炫的玩具,更想知道玩具是如何生產出來的,“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就是張鵬決定做探廠直播的心態,是展示,是秀肌肉,同樣也是科普。
直播這種賣貨方式的優勢便體現出來。消費者在互動中衍生出更強的探索欲望,而當消費者對一款產品從設計、生產、到銷售的全環節有更直觀深入的印象后,便因此會對商家產生更強的信任感。傳統零售模式里,當然也可以做后端生產的宣傳內容,但宣傳和銷售被割裂開來,目前只有直播能實現品效的合一性。
同時,消費者的互動也是創作內容的靈感來源,給商家提供源源不斷的新思路,這是一種商家和消費者的正向互動循環。
可以說興趣電商模式重構了傳統商業的邏輯,好內容被擺在更高的優先級上,甚至改變了人們做生意的思維:過去好產品最重要,但現在必須得有更大的流量入口,好產品的價值才能被放大。
張鵬的內容“實驗”中,“甩車”是一大爆款。顧名思義就是拿著車模做單臂大回環,掄圓了胳膊甩。此舉的目的是為了驗證由上千個零部件組裝成的整車模型,既便不用膠水固定,也不會輕而易舉地散架。張鵬還承諾用戶,如果實驗翻車就直接免費送產品。
他說到做到,直播中出現了僅有的兩次“事故”,他履行了約定,前后送出七八百個車模。“我不是作秀,而是玩真的”。
“超哥”張鵬在直播間與用戶互動
七八百個產品不算小數目,超哥玩具的車模單價在180-400元之間。但張鵬“撒錢”的目的很明確:“我既做到了互動,又獲得了停留,關注數量、粉絲燈牌等數據我拿到了。”
超哥做生意的風格和他的表達風格一樣,天馬行空但又真誠真實。做工廠的經歷讓他對產品、質量有追求、有底線,這是做好生意的根基。而在直播間他似乎真正找到了更適合自己的舞臺,不僅和粉絲玩了起來,更走上了一條正確且可持續的增長之路。
平臺精準幫扶,成就更多潛力商家
一個好漢三個幫,在平臺做生意,說到底是一種“借勢”——借平臺勢能,給生意插上翅膀。因此在與商家交流過程中,價值星球從其成長軌跡里,總能看到平臺的身影。事實上,很多商家早期的電商基礎非常薄弱,甚至對電商經營毫無感知。尤其不少從生產一線起家的商家,對賣貨是沒有理解的。
在這個過程中,平臺政策的到位,以及平臺小二點對點的幫扶至關重要。
價值星球了解到,抖音電商小二會協助優質商家做好1V1經營診斷,借助平臺多年積累下的經營方法論幫助商家答疑解惑。
歸根到底,市場上可供商家選擇的經營陣地很多,商家的訴求也很清晰,無非想用更高效、經濟的方式,相對更少的投入獲得盡可能多的利潤。這也是所有生意的底層邏輯,無論在線下零售、傳統電商還是直播電商。
抖音電商對一線商家點對點,甚至手把手的幫扶非常有利于商家成長,商家珍惜且迫切需要更有針對性、更落地的指導和幫助。丁盛對價值星球說:“我之前完全沒有接觸過電商,平臺小二會經常在群里分享平臺政策和成功經營案例;我們遇到不懂的再去私信溝通詢問。作為商家是非常在意這些內容的,小二的幫助對生意提升很有幫助。”
另外在經營成本方面,抖音電商陸續推出不同垂類的減免傭金政策,以及商品卡免傭、推廣費返還和運費險等一攬子政策。目的就是給商家減負,讓商家沒有顧慮地投入到生意中,專心做好內容,運營好用戶。
不久前抖音電商升級了流量算法機制,對每個作者,不管是普通的用戶、還是電商的商家、還是垂類的作者,他們的每一條內容,都可以同時在這兩個流量池里獲得流量,獲得轉化。交易池的流量分發精準、電商轉化效果好;內容池的興趣廣泛,流量天花板高。可以說,內容池釋放了大量的生意增長空間。
在工廠里摸爬滾打多年的商家,他們對生產的每個細節了然于心。但直播和短視頻對很多人來說是一塊嶄新的世界。看直播和自己做直播,中間相隔千萬里。但好在,像丁盛、張鵬這樣的商家有意愿、有能力、有恒心地去學習,在創作內容的過程中,他們也能從轟鳴的工廠機器中抽離出來,看到更多元的商業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