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過程中的審核表,有用!
注塑過程審核表
一 人員
1 對新項目進行詳細的產品要求培訓,培訓人員包括:倉管員、計劃員、檢驗員、班組長、注塑工;培訓內容包括:產品名稱、車款、原料牌號、色母牌號、材料供應商、拌料比例、烘料要求、注塑參數要求、產品外觀要求、產品尺寸要求、包裝要求、作業指導書、控制計劃等。
2 對新進人員進行詳細的作業流程培訓,培訓崗位包括:倉管、計劃、檢驗、班組長、注塑工;培訓內容包括:材料入庫、領料流程、生產計劃流程、生產首、末件檢驗流程、生產記錄流程、標識方法要求、不合格品處理流程等。
3 注塑員工統一穿工作服、戴工作卡進入生產區域,服裝整潔、穿戴整齊,不留長發,不穿拖鞋 。
4 檢驗員有穿檢驗員專用服裝,戴工作卡。
5 員工遵守作息時間,不遲到、早退; 工作態度良好,沒有與工作無關的說笑、沒有離開工作崗位、打磕睡、吃東西等。
6 員工遵照公司規定做事,遵守員工崗位準則,不違背廠規和員工手冊。
7 車間編制有員工培訓計劃,按計劃實施培訓,有培訓記錄,有培訓效果確認。
8 車間編制有人員崗位結構圖,分工明確。
9 車間編制有崗位職責描述,員工熟知本崗位職責要求。
10 車間每班有班前會議,班組有交接班記錄。
11 注塑工熟知展示在其崗位處的作業指導書的內容。
12 拌料、烘料、注塑工經過培訓;檢驗人員(原料檢驗、成品檢驗、巡檢、首末件檢驗)具有相關能力及資格。
二 設備
1 每臺注塑機、拌料、烘料機有設備點檢項目表,每日進行設備點檢,點檢記錄完整;設備點檢表定位放置。
2 車間有專人負責注塑機點檢;設備點檢人員熟知注塑機點檢項目要求、點檢位置,點檢的方法。
3 注塑機、設備上沒有不必要的物品,保持清潔。
4 編制有注塑機年度維護保養計劃表。
5 每周編制“設備周保養計劃記錄表”,按計劃進行注塑機維護保養,記錄保養內容。
6 編制有注塑機等設備清單,對關鍵設備有識別方法。
7 編制有關鍵設備備件清單,設備備件定位存放并有標識。
8 車間對現有的模具要建立臺帳。模具外運、拉回有記錄。
9 模具驗收資料完整,有驗收日期、驗收批準人等內容。
10 模具驗收資料分項目存放。
11 模具有生產模次記錄 模具根據使用的次數制定保養計劃和保養項目表。
12 按計劃進行模具保養,對保養、維修后的模具有驗證記錄。
13 對設備、模具故障及維修狀態有分析記錄,作為經驗資料分類保存。
三 物料
1 每批原料出庫單、入庫單填寫完整,物料名稱、規格型號、領料人、物料批次等填寫齊全。
2 車間根據每日的生產計劃單進行領料。
3 倉庫按物料、成品的“先進先出(FIFO)”原則進行發料。 二手注塑機回收??
4 成品、物料區域的成品、物料卡上要有接收、發出物料數量、時間記錄,并與臺帳相一致。
5 成品、物料區域實際存放的成品、物料數量與臺帳數量相一致。
6 車間、倉庫有區域布置圖,每個區域有清晰的標識,如不合格品區、待處理品區、待檢區等,物料按狀態進行區域存放。
7 物料按區域擺放,如原料區、色母區、配料區、回料區、包裝物料區;產品按項目分區存放,如SGM618產品區、G18產品區等。
8 拌料(加好色母的原料)要有標識,標識卡上要注明數量、在每一包裝袋上注明原料、色母料名稱和適用產品名稱,防止物料誤用;
9 原料、色母、拌料包裝密封完好,無開口放置,防止受潮和污染。
10 物料包裝有狀態標識,如合格品綠色標簽。
11 不合格物料要隔離存放,并貼有紅色標識。
四 注塑過程
1 生產現場有當日生產計劃,班組長、員工知道每臺注塑機的生產計劃內容。
2 員工每日A/B班交接有書面的記錄,詳細交接生產注塑機、產品狀態等內容。
3 注塑機現場有注塑作業指導書、成型參數表、包裝作業指導書等作業文件。
4 注塑機現場有檢驗作業指導書、首模批準樣件等檢驗指導文件。
5 注塑機現場產品缺陷樣件以指導注塑工判斷產品缺陷。
6 注塑機現場有返修刮飛邊的樣件,以指導注塑工正確返修刮飛邊。
7 注塑工熟練掌握注塑、包裝、自檢作業、記錄缺陷的方法要求。
8 注塑機現場有每日生產日報表,以記錄生產產品的數量和注塑缺陷產品數量。
9 注塑機現場有不合格品存放箱,對每件不合格品有缺陷記錄。
10 拌料現場有拌料作業指導書,對不同項目產品的回料使用量有規定。
11 拌料現場有回料使用的詳細記錄,包括使用時間、使用重量,用于注塑產品名稱等。
12 注塑機現場有拌料作業指導書,對色母料比例進行規定。
13 注塑拌料記錄完整,包括原料、色母料重量、時間、批次;并能夠追溯到注塑成品的批次和原料(色母料)的批次信息。
14 注塑機現場有烘料的作業指導書,對烘料時間、溫度進行規定。
15 注塑烘料記錄完整,包括烘料重量、時間、批次;并能夠追溯到注塑成品的批次、原料(色母料)的批次信息。
16 現場注塑生產的首模、末模封樣件、缺陷樣件定位放置,有表面防護,防止樣件劃傷損壞。
17 注塑機現場每日的包裝物料擺放整齊,使用的包裝物料符合包裝作業指導書要求。
18 包裝箱標識清晰,包括數量、時間、批次、班次等信息;包裝箱上無過期的舊標簽。
五 檢驗過程
1 對每批原料進行檢驗,填寫檢驗記錄,留存原料質保書。
2 注塑機每班首件檢驗確認,確定首件封樣。
3 成品檢驗、巡檢現場有檢驗作業指導書,檢驗員掌握檢驗方法、檢驗項目、檢驗頻次等要求。
4 按檢驗作業指導書要求進行成品檢驗和巡檢。
5 成品檢驗、巡檢記錄完整,對檢驗結果有確認簽字。
6 成品檢驗區有產品標準封樣件,封樣件有封樣人簽名、封樣日期。
7 檢驗區有檢具操作規程,檢驗員掌握檢具檢測方法。
8 成品檢驗、巡檢對注塑產品進行檢具尺寸匹配檢驗。
9 檢驗區域燈光照明設施工作正常。
10 檢驗員檢驗中發現整批次不合格,填寫“不合格品處置表”;按流程實施審批;確定對批量不合格品的處置方法。
11 對檢驗發現不合格品立即標識、隔離處理。
12 對檢測設備設備如臺稱、卡尺,檢查是否有校驗標識,及時申請進行校驗。
13 檢驗員掌握產品控制計劃(CP)中對產品特殊特性、過程特殊特性的控制要求。
六 環境控制
1 車間看板包括生產計劃、員工績效、車間管理辦法、員工崗位分布圖等內容。
2 車間現場看板的記錄每日更新。
3 注塑機周圍的包裝物料擺放整齊,對不用物料每班清理。
4 注塑車間地面、注塑機周圍地面保持潔凈。
5 車間每日交接班時,清掃和整理工作崗位。
6 物料架、模具區、工具架等進行標識、定置定位;每日整理。
7 車間消耗輔助品(如砂紙、脫模劑等)和員工用品(如水杯等)定位擺放,定量管理 。
8 車間通道保持暢通,通道內不得擺放或壓線任何物品。
9 車間對沾有油的抹布等易燃物品,定位擺放,集中隔離 。
10 車間每日清理擦拭注塑機機器設備、工作臺、模具維護工作臺。
11 車間長期不用物品、材料、設備等有遮蓋防塵方法。
12 車間地面、門窗、墻壁、工作臺清潔,無損壞。
13 車間場地有進行區域劃分,對區域功能進行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