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走進位于黃梅縣大河鎮向城村的湖北省紅凡日用品有限公司,只見注塑機、沖齒機等設備高速運轉。從原料注入模具成型,到梳齒精修、表面拋光,工人們在各自崗位上忙碌而有序地操作著。二手注塑機回收
開年以來,湖北省紅凡日用品有限公司訂單量持續爆棚,每天有三萬把塑料梳漂洋過海,遠銷至東南亞、歐洲等國際市場。一把普普通通的小梳子,已成為“梳”富一方的好產業。
2024年4月,在外打拼多年的王洪勇,懷著對家鄉的深厚情感,回鄉投資8000萬元,用10個月時間建成湖北省紅凡日用品有限公司。公司專注于生產各類塑料梳子,不僅填補了家鄉的產業空白,還吸引了周邊村莊65名群眾前來就業。
“以前為了找工作,不得不去很遠的地方,家里老人孩子都顧不上,心里特別想在家門口找份工作。”員工王美林說:“去年年底聽說鎮上的梳子廠招人,我就趕緊報名了。經過公司系統培訓,我現在已經熟練掌握了梳子的制作流程,每個月能有3500元左右的收入,既能賺錢又能照顧家庭,真的特別滿足。”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增長和業務訂單的持續增加,湖北省紅凡日用品有限公司正面臨著擴大產能和用工規模的迫切需求。公司負責人胡凡表示,計劃在未來一年內再招聘一百名左右的員工,在提高產能的同時,進一步帶動周邊村民就業增收。
(責編:汪澤滋)